晚饭结束时,天已完全黑下来。
两人走出西餐厅,夜风从江边灌进来,把晚春的热气揉散成一片微凉。
谢惟走在前面,不等许琳舟吐槽,便顺势一拉,把她的书包带轻轻扯住:“陪我走走,吃多了运动运动。”
“我才没吃多!”许琳舟嘴硬,却还是跟上去,她一步步踩着青石,步子迈得很大,每一步都要比谢惟多一点张扬。
晚上的梅城多水汽,灯光被空气打shi了轮廓,整座江面像一张正在缓缓翻页的深蓝布料,桥的影子悬在上头,被波光轻微咬碎。
两个人一路穿过街口绿地走到了滨江步道。她撑着手背抵嘴边打了个哈欠,一脸不解地问:“你带我出来不会是想让我夜跑吧?说好补蛋白质,结果变拉练?”
“你吃完饭不走两步,晚上睡得着吗?”他看也不看她,只随口接一句,掌心却始终不动声色地贴在她手腕骨处,力度既不牵引,也不放开。
两人一路并肩走着,说不上话多密集,但也没有冷场。他偶尔会指出岸边路灯旁爬着的夜蛾,她则时不时踢一脚步道砖边垂下的小草。
走到桥头时,她脚步停了下:“你拉我来爬这大桥?”
“不是爬,是走。”
“这不是一回事吗?一来一回快赶上一个八百米了,还要爬坡,你知不知道我腿都快断了?”
谢惟回头,朝她露出一个极浅的笑。“走走消食嘛。”
于是许琳舟在懒得争辩的状态下,一边嘴上吐槽一边迈出脚步,跟着他走上了跨江大桥。
风在桥身上变得更自由,吹得两人的衣角不停打卷。车流从桥的另一边呼啸而过,却像跟他们的世界隔了一层帘幕,声音模糊又远。
走到桥中段时,谢惟忽然放缓了步子。他看着江面灯光和倒影交迭的起伏,问:“你有没有听过一个关于这座桥的传说?”
“什么传说?”
他望着江面,随口一样地说:“有人说,如果两个人一起从桥的一头走到另一头,他们就永远不会分开。”
许琳舟下意识想笑,先“哼”了一声:“什么狗血古早言情设定?你哪来的听说?”
走在前面的少年回过头看她,“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。”
“其实,我从初中就开始喜欢你了。”他盯着她,一字一句地说
这句话来得太直接,反倒不像告白,更像一则一直被隐藏的数据,如今突然抛上桌面。
许琳舟怔住,脑中闪过数百次他们斗嘴、打球、对峙的画面,一时竟说不出话来。
“所以后来我提合伙人协议的时候——其实早就想好了,那是绑定你的方式。”谢惟低头轻轻笑了一声,承认自己的贪心,“你问我lp是什么意思,我告诉你是‘liitedpartner’,但……”
他抬起眼,再次看进她的眼底,“我心里想的是‘life-longpartner’。”
风把他额前几缕头发吹乱,双眼却始终未曾躲闪。
他曾一遍遍想象告白场景,有幻想、有铺陈、有计画,有被泼冷水时要怎么反应,有她如果别开脸该怎么挽回,有万一被拒了接下来是否还能维持合作状态……
如果那句话从她嘴里变成拒绝,那他也认了,但他必须讲出这一段。
然而这一次,许琳舟没有嘲笑,没有抬杠,也没有调侃地斜睨他一句“你脑子里装什么剧本”。
她静静地看着他,眼中反射着不远处灯塔一样稳定的江面灯火。那些日子,那些比赛、争吵、训练场的汗水、他在她门前留的资料、还有她不愿承认的在意感,都在这一刻缓缓浮现。
人真的会在大赛后迅速成长,不只是心态的收敛,还有目光的通透。她终于能完整地看清眼前这个人。
他们确实不像天生契合的一对。她张扬、情绪直白,他隐忍、控制力强。他们像两块边缘都带刺的拼图,要想拼合,就必须有人先磨掉锋利。
现在,他磨掉了那一部分。他把自己所有的情绪、所有计算藏起来,只一块恰好适合她的部分。
许琳舟吸了一口夜风,把左手从外套兜里抽出来,指尖轻轻碰上他的手掌。缓缓扣住他的指节——“咔哒”一声。
拼上了。
他一愣,掌心用力反握住。桥灯下,影子交错成一个新的轮廓。